• 首頁
  • 認識我們 
    • 歷史簡介
    • 教會核心價值
    • 使命異象
    • 同工團隊
  • Harvest Vancouver 
    • 簡介
    • 使命異象
    • Harvest Kids
  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Harvest Choir
  • 團契生活 
    • 台語團契
    • 禱告會
    • 晨禱靈修
    • 主題查經
    • 父母團契
  • 媒體專區 
    • 受洗見證
    • 2023年度回顧
    • 主日直播
    • 靈修小語
    • 奉獻支持
    • 靈糧媒體鏈接
  • 宣教事工 
    • 信望愛團契
    • 探訪之行2023
  • 聯絡我們 
    • 聯絡方式
    • 新朋友
  • 靈修部落格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認識我們 
      • 歷史簡介
      • 教會核心價值
      • 使命異象
      • 同工團隊
    • Harvest Vancouver 
      • 簡介
      • 使命異象
      • Harvest Kids
      • 活動訊息
      • Harvest Choir
    • 團契生活 
      • 台語團契
      • 禱告會
      • 晨禱靈修
      • 主題查經
      • 父母團契
    • 媒體專區 
      • 受洗見證
      • 2023年度回顧
      • 主日直播
      • 靈修小語
      • 奉獻支持
      • 靈糧媒體鏈接
    • 宣教事工 
      • 信望愛團契
      • 探訪之行2023
    • 聯絡我們 
      • 聯絡方式
      • 新朋友
    • 靈修部落格

 

  • 首頁
  • 認識我們 
    • 歷史簡介
    • 教會核心價值
    • 使命異象
    • 同工團隊
  • Harvest Vancouver 
    • 簡介
    • 使命異象
    • Harvest Kids
    • 活動訊息
    • Harvest Choir
  • 團契生活 
    • 台語團契
    • 禱告會
    • 晨禱靈修
    • 主題查經
    • 父母團契
  • 媒體專區 
    • 受洗見證
    • 2023年度回顧
    • 主日直播
    • 靈修小語
    • 奉獻支持
    • 靈糧媒體鏈接
  • 宣教事工 
    • 信望愛團契
    • 探訪之行2023
  • 聯絡我們 
    • 聯絡方式
    • 新朋友
  • 靈修部落格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認識我們 
      • 歷史簡介
      • 教會核心價值
      • 使命異象
      • 同工團隊
    • Harvest Vancouver 
      • 簡介
      • 使命異象
      • Harvest Kids
      • 活動訊息
      • Harvest Choir
    • 團契生活 
      • 台語團契
      • 禱告會
      • 晨禱靈修
      • 主題查經
      • 父母團契
    • 媒體專區 
      • 受洗見證
      • 2023年度回顧
      • 主日直播
      • 靈修小語
      • 奉獻支持
      • 靈糧媒體鏈接
    • 宣教事工 
      • 信望愛團契
      • 探訪之行2023
    • 聯絡我們 
      • 聯絡方式
      • 新朋友
    • 靈修部落格

 

靈修分享:馬太 25

李桃姐妹 & 鳳榮姐妹

 李桃姐妹 (太 25:1-30)

“那时,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。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,五个是聪明的。愚拙的拿着灯,却不预备油;聪明的拿着灯,又预备油在器皿里。新郎迟延的时候,他们都打盹,睡着了。半夜有人喊着说:新郎来了,你们出来迎接他!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。”(马太福音25:1-7)

有一首诗歌叫做“我的灯需要油”。歌词是这样:“我的灯需要油,求主常赐下,使我灯能够发亮光;我的灯需要油,求主常赐下,使我灯发光到主做王。”

灯发亮发光需要油,那这“油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油,第一是象征我们基督徒与主耶稣的关系;二是我们在圣灵引领下,靠神话语的喂养,使这生命之灯照亮我们周围的黑暗。那“灯”又是什么?灯的原意是“火把”,用这火把才能看见新郎,新郎预表主耶稣,所以这里的“灯”可以象征我们“接受耶稣”的标志,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属灵生命所发出的光。

从表面上看,这十个童女是很相像的,她们都在迎接新郎,她们都手里有灯。但实际上,她们中间有“聪明”与“愚拙”的差别,这个差别在于是否“预备油”。“聪明的童女”不仅把灯里的油都灌满了,还带了另一个灌满油的器皿作备用,她们的心态是:把迎接新郎之事放在人生最重要的地位来处理。聪明的童女”使自己的灯一直发光,让神的话语确实成为他们脚前的灯,路上的光;预备好随时迎接主的来临。“愚拙童女”的问题不仅是她们灯里没有多少油,灯很快就灭了,也没有预备其他装油的器皿;他们的灯是熄灭的,不发光的,光有“灯”是不被耶稣认识的,只有发光的灯,才是进神国的一个记号。聪明的童女和愚拙的童女因其追求不同而带来的不同之结局:那五个拿灯又备油,日夜守候的便有福了,必得新郎称赞,并且与他坐享宴席。另外五个打瞌睡疏懒备油的,断然被拒之门外,悔之莫及。这段经文提醒我们,属灵的生命,必须不断长进,若一味地闲散轻慢,不好好预备自己,结果就是被关在门外。所以我们必须专心等候主,单单敬畏依靠祂,不可麻木冷淡,跟从愚昧的人,乃至痛悔莫及。通过这个比喻耶稣再次提醒我们:“你们要儆醒”,要预备好自己的灯油,打着火把迎接主的再来。

鳳榮姐妹 (太25:31-46)

因为我饿了,你们给我吃;渴了,你们给我喝;我作客旅,你们留我住;我赤身露体,你们给我穿;我病了,你们看顾我;我在监里,你们来看我。义人就回答说:“主啊,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,给你吃,渴了,给你喝?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,留你住,或是赤身露体,给你穿?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,或是在监里,来看你呢?”“王要回答说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: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(太25章:35-40)

这几节的经文所描述的就是怜悯和服侍,怜悯的行为是我们每天都可以做的,主耶稣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参与看顾别人的需要,就是要把食物分给饥饿的人,拿衣服给赤身露体的人。

借助这几节经文告诉我们要切切实实的做一个行出主话语的人,很多的时候知道再多不去做都没用,主说哪怕做一件最小的事做到弟兄姊妹身上就是做到主的身上,将神的话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神所喜悦的,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甘心乐意的用爱服侍每一个人,感谢主,阿们

 

上一篇
靈修分享:馬太 24: 15-28
下一篇
靈修分享:馬太 26 章
 返回網站
strikingly iconStrikingly出品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